债市日报(9月9日)

白癜风手术

  债市周五(9日)延续较低迷态势,现券表现略优于期债。早间公布的8月通胀数据低于预期,并没有推动收益率的下行,尾盘期债主力快速下探,成交规模明显放量,期债盘后公布了8月金融数据,现券收益率升幅有所收窄。中秋小长假前长短期资金价格均稳,关注下周MLF续做情况。

  业内观点称,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在8月双双反弹,M2货币供应继续回升,M2-M1剪刀差有所扩大。目前市场利率已经很低的情况下,缺乏进一步拉低利率的动力。一般而言,市场有利多的情况下,利率不下行,需要引起重视。

  【行情跟踪】

  国债期货尾盘快速下探,10年期主力T2212收跌0.25%,成交8.77万手;5年期主力合约跌0.15%,2年期主力合约跌0.06%。全周来看,10年期主力合约跌0.33%,5年期主力合约跌0.19%,2年期主力合约跌0.04%。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上行,10年期国开活跃券220210收益率上行1.3bp,盘中一度上行2.75bp;10年期国债活跃券220010收益率上行0.91bp,此前上行2.06bp.全周来看,10年期国开活跃券220210收益率下行0.25bp,10年期国债活跃券220010收益率上行0.85bp。

  中证转债指数收盘涨0.05%,报418.56点。贵广转债涨12.05%,天铁转债涨3.71%,海波转债涨3.55%,伊力转债涨3.24%,设研转债涨2.91%;嘉澳转债跌6.16%,联诚转债跌6.05%,亚药转债跌5.99%,胜蓝转债跌4.30%,上能转债跌4.28%。

  一级市场方面,财政部两期国债中标收益率均低于中债估值,91天、182天期贴现国债加权中标收益率分别为1.2549%、1.5407%,边际中标收益率1.2957%、1.597%,全场倍数分别为5.05、2.94,边际倍数分别为1.25、8.6。

  【海外债市】

  北美市场方面,美债收益率小幅走高2bp左右。当地时间9月8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第40届年度货币会议上表示,为了抑制通胀,将继续采取强硬措施,以遏制物价上涨压力。

  鲍威尔称美联储现在需要采取行动,就像一直在做的那样,美联储必须坚持下去,直到任务完成。鲍威尔表示,沃克控制通货膨胀的几次“失败的尝试”导致公众认为高通货膨胀是常态。这凸显了当今采取有力措施对抗通胀的必要性,以避免降低消费者价格涨幅所带来的“高额社会成本”。

  亚洲市场方面,日债市场周五再度走弱,中长端券种回吐上日涨幅。针对近期日元的低迷表现,日本官员纷纷发声呼吁干预市场,并表示若近期汇率走势持续,日本将在必要时采取任何措施。由于日元汇率跌势不止,日本央行是否进行政策转向变得至关重要。

  尾盘,10年期日债收益率最新报0.246%,上行0.1bp;3年期和5年期日债收益率分别上行0.5bp和1.1bp;超长债价格回吐上日涨幅,20年期和30年期收益率分别走高0.9bp和0.8bp,报0.955%和1.307%。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早间,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进行了会面,这一举动颇受市场关注。黑田东彦表示,两人对近期汇率走势进行了讨论。他还称,不愿看到日元出现快速贬值,这增加了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并指出日元兑美元汇率在一天内波动2-3日元是非常突发的情况。

  【资金面】

  公开市场方面,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9月9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0%。数据显示,今日有2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当日完全对冲到期量。

  数据显示,下周央行公开市场将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二至周四分别到期40亿元、20亿元、20亿元、20亿元;此外下周四(9月15日)还将有6000亿元MLF到期。

  资金面方面,中秋小长假将至,银行间市场周五供给充裕,午后虽有所收敛,但仍可满足多数机构需求,隔夜等主要回购利率变动微弱。长期资金价格方面,全国和主要股份制银行一年期同业存单最新报价为1.94%,与上日接近。

  交易员表示,目前回购利率仍属于相对低位,只是近来大行供给不算稳定稍增不安。就市场本身而言,能激起大波动的因素不多,最近需要关注的就是下周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续做情况。

  【重要数据】

  央行9日盘后公布2022年8月金融数据。数据显示,新增人民币贷款12500亿元,市场预期13600亿元,前值6790亿元。社会融资规模24300亿元,市场预期20400亿元,前值7561亿元。社融存量规模337.2万亿,同比增速10.5%,较上月下滑0.2个百分点。

  同时,8月M2同比12.2%,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M1同比6.1%,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M0同比14.3%。8月新增存款12800亿元,同比少增926亿元。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5%,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1%,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上涨22.4%,涨幅比上月扩大2.2个百分点;鸡肉和鸭肉价格分别上涨6.6%和12.7%;鲜果和鲜菜价格分别上涨16.3%和6.0%。

  8月份,受国际原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传导和国内部分行业市场需求偏弱等多种因素影响,工业品价格走势整体下行。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降幅略有收窄,同比涨幅持续回落。PPI环比下降1.2%,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同比上涨2.3%,涨幅比上月回落1.9个百分点。

  【机构观点】

  华创固收:8月CPI和PPI均低于预期,后续年内CPI破3的风险降低,PPI仍处于下行通道中,通胀对债市的扰动将进一步降低。而不及预期的通胀数据背后凸显整体需求低迷,这是目前宏观经济和债券市场的主要关注点,8月24日国常会后稳增长政策有所加码,后续需要关注政策效果,包括信贷数据以及经济数据的改善情况。

  中信证券:生猪供应逐步提升,蔬菜传统收获旺季到来,食品项猪肉和鲜菜价格涨幅收窄带动CPI同比回落。在海外衰退预期影响下,石油和煤炭价格仍旧表现偏弱,同时7月以上两类商品价格下跌影响滞后,因此8月其相关上下游行业价格明显下跌,叠加去年同期较高基数,PPI同比显著回落,这同时也拖累了CPI交通分项的表现,说明需求端表现偏弱,后续CPI和PPI的剪刀差存在进一步走扩的可能。

  东北固收:整体上,8月份国内价格压力的显著下滑意味着政策调控的掣肘又少了一些,虽然通胀压力并未完全消除,但是价格问题至少阶段性的不再成为制约货币投放的关键。对于当前市场关注的汇率问题,其对货币政策的掣肘也将逐渐淡化。这并不代表人民币贬值压力消除,而是因为由基本面决定的中长期汇率水平很难通过人为的努力来逆转,因此保汇率的必要性是否充分可能是更加重要的问题。事实上,破7并非不可接受,相比纠结于某个点位,或许改善经济是更为追本溯源的事情。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上一篇:

下一篇: